從竹山到溪頭,151線公路沿途有不少景點,因為這次主要行程是溪頭自然教育園區, 時間有限,途中只順道一遊鹿谷村的聖蹟亭及附近的兩塊歷史古碑。
鹿谷聖蹟亭位於151線里程7K處,就在公路旁的民宅前。位置雖然明顯,不過聖蹟亭的建築很小, 場地狹窄,公路上未立有看板或指示牌,若沒有事先查詢資料,車子急駛經過,恐怕也未必會發現這處古蹟。
聖蹟亭,即是所謂的「惜字亭」或「敬字亭」,傳統崇尚儒學,對於文字敬重,寫有文字的紙張, 不得隨便拋棄,而是收集送至聖蹟亭焚燒,是先民對文字及知識的敬重態度。
鹿谷聖蹟亭,又稱「新寮聖蹟亭」。新寮,是當地地名。聖蹟亭建造於清同治10年(1871), 民國76年(1987)時,內政部公告指定為國家第一級古蹟「八通關古道—鹿谷聖蹟亭」。
雖然古蹟登錄名稱有「八通關古道」,然而這座聖蹟亭與八通關古道並無直接關係, 八通關古道闢建於同治13年(1874),其實比鹿谷聖蹟亭還晚了3年,只是當時古道通過新寮,有地緣關係, 而聖蹟亭附近有兩塊與八通關古道有關的古碑,因此同列為八通關古道歷史遺跡。
鹿谷聖蹟亭的建造,反映出清朝同治年間,鹿谷當地已文風斐然。
咸豐5年(1855),鹿谷人林鳳池考中舉人,獲得福建巡撫頒贈「文魁」匾額, 會試之後,咸豐8年(1858)授為內閣中書,而成為地方名儒。
後來地方仕紳設立「彬彬社」,取「文質彬彬」之寓意,設學舍三間,成為當地士子講學之所。 於是當地儒生在新寮的村口建造聖蹟亭,由童生黃時中監工,於同治10年建造完成。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
留言列表